- 江衛華;韓晴晴;楊君霞;
為了進一步研究非線性項的分數階微分方程邊值問題的性質,討論了帶有變號非線性項的(n-1,1)分數階微分方程特征值問題正解的存在性,其中分數階導數是Riemann-Liouville型。首先利用給定邊值問題的Green函數,將微分方程轉化為等價的積分方程,然后在非線性項f(t,x)滿足Caratheodory條件(即任意選取變量x,非線性項f(t,x)為可測函數,對(0,1)區間內幾乎所有t,非線性項f(t,x)為x的連續函數)下。通過構造適當的Banach空間,運用錐拉伸與錐壓縮不動點定理和Leray-Schauder非線性抉擇得出邊值問題正解存在的充分條件。結果表明,非線性項f(t,x)中的t可以在(0,1)區間內任何點處具有奇性,同時還改變了使邊值問題的解存在的特征值λ的取值范圍。研究結果為現存結論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礎。
2019年04期 v.40;No.149 294-30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867759] [下載次數:31 ] |[網刊下載次數:18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35 ] - 冀星;劉桂榮;
為了深入研究具有雙參數擾動及Lévy跳的隨機三種群食物網模型的動力學性質,首先給出了模型全局正解的存在唯一性;然后通過構造Lyapunov函數,并且應用It8公式和Chebyshev不等式證明了該模型的隨機最終有界性;接著利用指數鞅不等式和Borel-Cantelli引理分析了種群滅絕的充分條件;最后運用數值模擬驗證了相應理論結果的合理性。研究結果表明,在Lévy噪聲的影響下模型是隨機最終有界的,并且較大的Lévy噪聲可以導致種群的滅絕。研究方法在理論證明和數值模擬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預期結果,對于探究其他隨機種群模型的一些問題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2019年04期 v.40;No.149 301-30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042486] [下載次數:30 ] |[網刊下載次數:17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36 ] - 韓偉;孟曉宇;桑彥彬;
為了研究一類非線性分數階q型差分方程邊值問題非平凡解的存在唯一性。首先,在一個新的集合上定義一個新概念,再利用正規錐的定義,建立了2個混合單調算子唯一不動點的存在性,獲得了線性分數階q型邊值問題的Green函數,并且對Green函數的上下界進行了估計,由此可得到特解的表達形式。其次,運用抽象定理,討論了符合定理條件的非線性項,建立了上述問題的唯一解的存在性,并獲得逼近唯一解的迭代序列,進而證明了分數階q型差分方程邊值問題非平凡解的存在唯一性。最后,通過列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主要定理和結果的有效性。研究結果表明,定理條件得證且方程組邊值問題非平凡解滿足存在唯一性。研究方法在理論證明和邊值問題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結果,對探究其他邊值問題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2019年04期 v.40;No.149 307-31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904014] [下載次數:14 ] |[網刊下載次數:16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46 ]
- 吳學禮;鄭文儉;胡雪松;孟凡華;甄然;武曉晶;
為了抑制探地雷達原始圖像中較為強烈的直達波,突顯較弱的目標信號,實現對隱患位置的精確定位,提出了結合魯棒主成分分析的Stolt偏移方法。首先使用探地雷達分析程序包matGPR 3.1生成合成數據,模擬壩體和壩體內空洞模型,通過掃描處理得到探地雷達原始圖像,然后利用魯棒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目標雙曲線信號,最后采用Stolt偏移技術對目標信號進行聚焦處理,并通過最小熵速度估計選取合適的偏移速度得到最佳偏移效果。實驗結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夠有效地抑制雜波,更清楚地判別目標空洞的位置。與之前方法相比,其得到的圖像分辨率更高,性能更優,在水利工程隱患探測方面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2019年04期 v.40;No.149 317-32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746623] [下載次數:70 ] |[網刊下載次數:21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64 ] - 李爭;杜磊;楊凱;劉令旗;董維超;
為了提高風能利用率,解決現有開關磁阻發電機轉子旋轉的單一性問題,提出一種新型可偏轉雙定子開關磁阻式風力發電機。首先,基于電磁-固體力學模塊,建立定子結構磁固耦合數值模型,對電磁場、磁通密度、磁致伸縮密度進行了理論分析。其次,采用有限元平臺對發電機進行了直觀建模,基于力學理論建立考慮磁致伸縮效應的電磁-固體力學基本方程。最后,通過有限元法對發電機內、外雙定子以及轉子自轉、偏轉進行磁固耦合仿真,得到應力分布及對應的振動位移。仿真結果表明:磁致伸縮效應下的振動位移屬納米級別且所受應力較小,對發電機運行影響可忽略不計。磁固耦合的分析方法可為分析電機振動、進一步優化發電機參數提供理論參考。
2019年04期 v.40;No.149 325-33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3905566] [下載次數:57 ] |[網刊下載次數:27 ] |[引用頻次:2 ] |[閱讀次數:103 ] - 趙宇洋;萬東瑜;姚健;吳學禮;
為了實現對人體血液流量測量及流速分布的監測,基于多電極電磁測量設計了血液流速儀,通過測量皮膚表面的感應電動勢,實現對動、靜脈血液流速的測量。首先,模仿人體肢體結構,包括皮膚、脂肪、骨骼、肌肉、動脈和靜脈的尺寸和相對位置,建立COMSOL仿真模型。然后,以赫姆霍茲線圈、C型鐵芯線圈為基礎,仿真研究了多種勵磁結構和勵磁方式在肢體測量截面處激勵的電磁感應強度分布,提出了勵磁線圈的優化設計方案,最后,對不同結構、不同激勵方式的勵磁系統進行了優化對比。結果表明,兩對正交布置并且采用同向激勵電流的赫姆霍茲線圈磁場呈中心對稱,磁場強度和均勻性均優于其他勵磁系統,能夠有效增強感應電動勢數值,更適用于非軸對稱流的多電極電磁測量。研究結果驗證了勵磁系統優化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其均勻性對于提高速度重構精度的積極作用。
2019年04期 v.40;No.149 333-343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3918261] [下載次數:39 ] |[網刊下載次數:20 ] |[引用頻次:1 ] |[閱讀次數:39 ]
- 尉念倫;孫世清;
為了研究化學熱處理對大型軸承疲勞性能的影響規律,對中合金鉻鉬軸承鋼進行離子滲氮處理和旋轉彎曲疲勞(RBF)試驗。以雙真空熔煉(VIM+VAR)的中合金鉻鉬軸承鋼作為實驗材料,分析經調質處理(930℃+550℃)后的組織和經離子滲氮后的相組成,分析經過旋轉彎曲疲勞試驗后斷口形貌及裂紋萌生機理,構建表面缺陷與疲勞斷裂機理之間的關系。實驗結果表明:實驗鋼經過調質處理后組織為回火索氏體,主要析出M2C型和M3C型碳化物;滲氮后滲氮層中化合物層主要由CrN和Fe4N(γ′相)組成,厚度約為16μm,其不利于基體的疲勞性能提升;實驗鋼滲氮后的RBF極限為947MPa,較未滲氮試樣旋轉彎曲疲勞極限提升19.4%;滲氮層中化合物層始裂及非金屬夾雜物始裂為主要的兩種起裂方式,化合物層和表層粗糙度對滲氮后實驗鋼的疲勞壽命影響較大。研究結果可為提高中合金鉻鉬軸承鋼的疲勞性能提供實驗及理論依據。
2019年04期 v.40;No.149 344-35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2944960] [下載次數:65 ] |[網刊下載次數:25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42 ] - 胡希磊;韓鵬彪;魯素玲;孟致安;王同會;王浩;
為了更好地描述35CrMo鋼應力-應變關系,建立材料的本構模型,采用Gleeble3800熱模擬試驗機對熱軋后的35CrMo鋼進行了熱模擬高溫壓縮實驗,研究了35CrMo鋼在變形溫度為800,900,1 000,1 100,1 200℃,應變速率分別為0.01,0.1,1,10s-1的條件下,變形溫度和應變速率對材料流變應力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35CrMo鋼高溫變形時存在動態回復型與動態再結晶型兩種應力-應變關系,通過求解材料臨界應變與峰值應變的關系,間接建立了35CrMo鋼峰值應力本構方程,并驗證了其準確性。所提出的本構方程可以較好地描述35CrMo鋼熱變形條件下的應力-應變關系,對于35CrMo鋼的熱成形工藝設計及數值模擬工作具有基礎理論意義。
2019年04期 v.40;No.149 351-35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964431] [下載次數:130 ] |[網刊下載次數:26 ] |[引用頻次:2 ] |[閱讀次數: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