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冉琰;張根保;庾輝;章小剛;黎新龍;
數控機床可用性是可靠性、維修性和維修保障性的綜合反映,是用戶最為關心的一個特性。它不僅受數控機床功能故障的影響,也受諸如精度退化、性能波動、漏油等性能故障的影響,因此,孤立地研究國產數控機床的可靠性(功能故障)不足以維持產品的"可用好用狀態"。分析了國產數控機床可用性的現狀及研究意義,對數控機床可用性建模方法和數控機床維修決策方法的國內外研究現狀進行了闡述,總結了數控機床可用性研究存在的問題和發展動態,對基于元動作單元的數控機床可用性系統化建模和以可用性為中心的數控機床主動維修決策兩個亟需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提出了見解,以期為數控機床可用性研究提供思路。
2018年05期 v.39;No.144 379-38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095416] [下載次數:291 ] |[網刊下載次數:83 ] |[引用頻次:4 ] |[閱讀次數:63 ] - 鄭君;蔣學鵬;
利用變可信度近似模型進行設計優化,可以發揮不同可信度分析模型的優勢和特點,大幅減少復雜工程產品設計過程中的計算量,提高計算效率,是解決復雜工程產品設計優化計算復雜度難題的有效途徑之一。分析和闡述了基于變可信度近似的設計優化方法的基本思想,總結歸納了主要研究內容和關鍵技術,并對適用于變可信度近似的實驗設計方法、變可信度近似模型構建方法及設計優化策略進行了綜述,指出了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結合自適應采樣的變可信度近似模型實驗設計,CoKriging類帶有誤差信息的變可信度近似模型建構,基于空間映射的變可信度近似模型建構,以及變可信度近似模型在多學科設計優化、不確定性優化等各個領域的應用。
2018年05期 v.39;No.144 386-393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746731] [下載次數:87 ] |[網刊下載次數:76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68 ] - 賈天樂;王洪亮;彭湃;薛凍;
針對貨車整車質量辨識問題,分別對基于車輛縱向動力學和基于運動學的兩種整車質量辨別方法進行仿真和實車試驗研究。闡述了兩種整車質量辨識方法的原理,在TruckSim軟件平臺上建立車輛模型并在多種工況下基于這兩種方法進行仿真分析。根據仿真結果進行實車試驗,提出了一種車速冗余計算和加速度計算的方法,利用帶時變遺忘因子的遞推最小二乘法(RLS)對實車質量進行估計。研究結果表明,所提出的車速冗余計算方法和加速度計算方法準確有效,同時減少換擋次數能夠顯著提高辨識算法的收斂速度。相比于運動學整車質量辨識算法,基于車輛縱向動力學整車質量辨識算法能夠有效地估計貨車整車質量,魯棒性好,估計準確,收斂速度快,具有很好的工程應用價值。
2018年05期 v.39;No.144 394-40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2239398] [下載次數:66 ] |[網刊下載次數:84 ] |[引用頻次:1 ] |[閱讀次數:59 ] - 武浩;來永斌;王龍;李亮;
針對風力機葉片在正常工況下運行時受到周期性的氣動力導致葉片發生振動,降低葉片使用壽命的情況,研究了風力機葉片在不同風速下的振動特性。選取不同風速條件下的5種工況(風速范圍為15~40m/s),選用CFD方法對NREL PHASE VI葉片進行模擬計算,獲取不同風速下的振型和振動位移曲線。結果表明:葉片的主要振型是揮舞和擺振,高階葉片振型存在著彎曲和扭轉組合的復雜變形;來流速度從15m/s增大到40m/s時,葉片吸力面的壓力分布不均勻性不斷提高,來流速度為40 m/s時最大壓力差值約達到3 000Pa;來流速度為15 m/s時振幅最小為0.525 4mm,來流速度為40m/s時振幅最大,為3.628 2mm,約是最小振幅的6.9倍;5種工況的振動曲線均呈現衰減趨勢,葉片趨于穩定振動;當來流風速越大時,由來流風所產生的氣動力對葉片的作用力越大,葉片的振幅呈現增大的趨勢。研究結果可為風力機設計提供參考。
2018年05期 v.39;No.144 401-40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2308188] [下載次數:145 ] |[網刊下載次數:71 ] |[引用頻次:2 ] |[閱讀次數:60 ]
- 楊曉東;趙海燕;
為了進一步研究含苯并咪唑有機配體與Zn(Ⅱ)的配位反應規律和性質,利用雙齒配體2-氨甲基-1H-苯并咪唑(AMBI)和ZnSO_4·7H_2O在甲醇-水體系中進行反應,得到了一維鏈狀結構配位聚合物{[Zn(AMBI)(H_2O)SO_4]·0.5H_2O}n,測定了晶體結構,采用元素分析、紅外光譜、紫外光譜法對配合物進行了表征,并對其熱穩定性進行了研究。X射線衍射單晶結構表明:配合物屬于單斜晶系,C2/c空間群,Zn(Ⅱ)與來自AMBI的2個氮原子、硫酸根的2個氧原子和水分子的1個氧原子配位,形成一個空間扭曲的四方錐結構;配位聚合物通過硫酸根形成一維鏈狀結構,并進一步通過氫鍵和π…π堆積形成了三維超分子結構。通過對配合物超分子體系的結構研究,進一步認識了氫鍵和π…π堆積等非共價作用和配體結構對超分子拓撲結構的影響,對于合理選擇有機配體、合成結構新穎的配位聚合物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2018年05期 v.39;No.144 416-421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2356839] [下載次數:141 ] |[網刊下載次數:67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74 ] - 劉方方;劉欣偉;吝秀鋒;張紫恒;
為使再生纖維和造紙行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帶堿半纖維素廢液得到有效利用,解決傳統高吸水樹脂成本高、耐鹽性差、凝膠強度低等問題,以半纖維素、部分中和的丙烯酸、膨潤土為原料,過硫酸銨-亞硫酸氫鈉為氧化還原引發劑,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為交聯劑,引入聚乙烯醇(PVA),在微波輻射條件下合成了聚乙烯醇改性半纖維素-g-丙烯酸/膨潤土半互穿網絡高吸水樹脂,采用FTIR,TG和SEM對產物結構和性能進行表征和測試,考察PVA的引入及其與黏土的協同作用對樹脂網絡結構和吸液、保水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在半纖維素-g-丙烯酸/膨潤土基礎上引入適量的PVA,可以成功制得聚乙烯醇改性半纖維素-g-丙烯酸/膨潤土復合高吸水樹脂;當PVA質量分數為3%時,樹脂的吸水率和吸鹽水率分別提高了40.6%和34.7%;改性后樹脂的三維網絡結構得到有效改善,表現出良好的吸液性能和保水性能。在纖維素綜合利用中,利用半纖維素廢堿液制備高吸水樹脂,可以變廢為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明顯。
2018年05期 v.39;No.144 422-42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595K] [下載次數:287 ] |[網刊下載次數:92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67 ]
- 武曉晶;吳學禮;邵士凱;劉慧賢;
飛機控制系統作為典型的多輸入多輸出(MIMO)非線性系統,具有很強的耦合性和不確定性,導致控制難度大幅度提高。針對這一情況,研究了一類飛機姿態控制系統的跟蹤控制問題。首先,將飛機姿態控制系統進行坐標變換,并且考慮輸入不確定性的存在情況,提出了一種新的高階微分滑模面,證明了滑模面的穩定性,然后,基于此高階微分滑模面和神經網絡的逼近能力,設計了光滑的自適應滑??刂破??;贚yapunov穩定性理論,證明了所設計的控制器既保證了飛機姿態控制系統具有很好的跟蹤性能,又避免了傳統滑??刂破鞫墩瘳F象的出現。最后,通過仿真驗證了所設計控制器的有效性。與傳統的滑??刂破鲗Ρ?所設計的控制器是光滑的,在實際飛機姿態控制領域中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2018年05期 v.39;No.144 430-437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771424] [下載次數:155 ] |[網刊下載次數:86 ] |[引用頻次:2 ] |[閱讀次數:75 ] - 劉玉芝;劉治聰;陳祖成;趙紹策;
針對采用傳統PI和比例諧振PR控制的并網逆變器對電網干擾信號的抑制能力較弱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準PR控制策略的單相并網逆變器控制方案,并針對自行研制的一種可大規模用于家庭供電的體積小、成本低的單相非隔離5kW逆變器進行了仿真研究和并網實驗。從硬件和軟件兩方面闡述了逆變器的設計原理;采用Matlab軟件中的S-Function函數進行了仿真分析,控制策略為準PR控制,將其與傳統的PI和PR控制器進行了對比,并在仿真基礎上用實驗樣機進行了實驗驗證。研究結果表明,所提出的準PR控制策略在消除穩態誤差、提高網側電流品質和抗電網干擾等方面,相較于PI和PR控制具有很大的優越性,不僅可以更好地實現無靜差控制,且具有可擴展性。憑借準PR控制器的無靜差特性,單相非隔離5kW逆變器在家用供電系統中將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2018年05期 v.39;No.144 438-44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3718K] [下載次數:142 ] |[網刊下載次數:93 ] |[引用頻次:2 ] |[閱讀次數:73 ] - 高成亮;徐華;高凱;
基于LSTM的中文文本分類方法能夠正確地識別文本所屬類別,但是其主要關注于學習與主題相關的文本片段,往往缺乏利用詞語其他方面的信息,特別是詞性之間的隱含的特征信息。為了有效地利用詞語的詞性信息以便學習大量的上下文依賴特征信息并提升文本分類效果,提出了一種結合詞性信息的中文文本分類方法,其能夠方便地從詞語及其詞性中學習隱式特征信息。利用開源數據并設計一系列對比實驗用于驗證方法的有效性。實驗結果表明,結合詞性信息的基于注意力機制的雙向LSTM模型,在中文文本分類方面的分類效果優于常見的一些算法。因此識別文本的類別不僅與詞語語義信息高度相關,而且與詞語的詞性信息有很大關系。
2018年05期 v.39;No.144 447-45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554876] [下載次數:565 ] |[網刊下載次數:372 ] |[引用頻次:17 ] |[閱讀次數:79 ] - 任樂源;王俊芳;張學敏;
為了解決內容中心網絡(CCN)中存在的緩存問題,在內容中心網絡和軟件定義網絡(SDN)的融合架構下,充分利用控制層全局感知和集中控制的優勢,提出了一種軟件定義下的CCN緩存決策方法??紤]了中介中心度、內容流行度、節點邊緣度和緩存節點存儲容量的有限性,引入了控制節點和通信節點的概念,通過控制器緩存決策,使得請求內容在不同的節點進行合理緩存。同時,根據控制節點距離緩存節點和服務器的跳數,找到返回用戶請求的最短路徑,采用ndnSIM進行仿真實驗。結果表明,相比ALWAYS,LCD兩種傳統緩存決策策略,該方案可以明顯提高緩存命中率,降低路徑延展率和緩存替換數,達到了提高CCN緩存效率的目的,有利于內容中心網絡及未來網絡的發展。
2018年05期 v.39;No.144 455-461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731532] [下載次數:65 ] |[網刊下載次數:78 ] |[引用頻次:1 ] |[閱讀次數:54 ]
- 蔣靜智;羅威;薄林;李偉;崔海亭;
針對太陽能利用過程中的蓄熱儲能問題及螺旋槽管換熱器的優點,將螺旋槽管引入太陽能相變蓄熱器中,并對蓄熱器的蓄熱過程進行了數值模擬。首先以光滑管蓄熱器為例實驗驗證了該模擬方法和所用模型的可靠性,進而以螺旋槽管為水流管道、相變材料為蓄熱介質,利用Gambit建立三維蓄熱器模型,應用ICEM對幾何模型進行網格劃分,運用流體計算軟件Fluent模擬計算螺旋槽管和光滑管相變蓄熱器的蓄熱過程,考察螺旋槽管的強化傳熱效果。模擬計算螺旋槽管蓄熱器不同槽紋節距和槽深等結構參數對蓄熱器蓄熱過程的影響,并對其影響規律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螺旋槽管代替光滑管用于太陽能相變蓄熱器,可有效提高相變蓄熱過程中的對流換熱強度和傳熱能力,縮短蓄熱時間,在模擬范圍內,得到的最佳螺旋槽管結構參數為節距p=7mm,槽深e=0.4mm。螺旋槽管傳熱性能良好,對其深入研究有望進一步改進相變蓄熱器的設計方案。
2018年05期 v.39;No.144 462-46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472707] [下載次數:341 ] |[網刊下載次數:95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69 ] - 孫寶;蘇子亭;張賽;郝彥忠;裴娟;李英品;
為了提高CdS光敏層在TiO_2一維納米棒陣列中的填充率,在TiO_2種子層的基礎上,采用水熱法于FTO導電玻璃表面生長了棒長較短、棒間距較大的低密度TiO_2一維納米棒陣列膜,通過化學浴沉積在TiO_2納米棒表面包覆CdS種子層,以此為基底采用水熱法于TiO_2一維納米陣列中生長CdS光敏層。采用SEM,XRD及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對不同CdS水熱生長時間的TiO_2/CdS復合膜結構進行了表征,并對其光電性能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低密度TiO_2納米棒陣列有利于CdS生長液在陣列中滲入形成完全包覆的CdS種子層,CdS光敏層通過水熱過程在整個TiO_2納米棒表面均勻生長,逐漸形成CdS對TiO_2納米棒陣列的完全填充和包覆,并在陣列頂端形成由CdS納米短棒組成的花狀修飾層;CdS的修飾將TiO_2一維納米陣列膜的光吸收拓展至可見光區,水熱生長7h所得到的TiO_2/CdS復合膜具有最高光電流。所制備的CdS修飾低密度TiO_2納米棒復合膜在太陽電池器件中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2018年05期 v.39;No.144 470-477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2472K] [下載次數:171 ] |[網刊下載次數:73 ] |[引用頻次:1 ] |[閱讀次數:69 ]